当前让人最为头疼的是,电缆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产物质量问题,似乎成了电缆行业的顽疾,早已引起电缆产物质量监督部门和用户部门的高度关注,并且已多次公布,但超低价销售的伪劣产物的状况仍然未被清除。
&苍产蝉辫;把不合格公司压押上"监督台"、或以检查提示的形式列入"黑名单",是对社会、行业和公司高度负责的体现。 中缆在线网"每日快报"里的"监察提示"栏目和英大网上的"监督台"栏目,都是媒体对电缆产物抽检活动结果的监督。对不合格公司予以曝光,为防止发生误判、误导和不公正现象,对抽检不合格的大中小公司一视同仁。在"监督台"上和"黑名单"里,不乏见到一些大中型公司的名号。
行业媒体应该保护行业的利益。但是,当行业利益受到来自行业内部的侵犯时,或者当行业利益受到业内公司恶意侵犯时,媒体就应该配合国家职能部门、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等,以"舆情"为阵地,为了行业生存和发展,严厉打击不法行为。然而,我们看到的几乎全是电缆行业的一片艳阳天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失和小小的遗憾。
在某些电缆公司集中的地区,一说起电缆产物质量问题,多数公司都心知肚明各家公司的质量状况,但总是避而不谈。当具体问到某家公司的质量状况时,并且告诉他们说有"监督台"和"监察提示"时,他们却总是笑而不语。在那种"笑"的背后,到底蕴藏着什么?在电网部门反腐力度加大的形势下,工程建设投标难度也在加大,是否引起新的超低价销售风潮,不能不引起注意。
现在有些公司已进入新一轮困难时期,订单减少甚至接不到订单,只好"减员增效"。但是,如果不努力改进和增强公司内部管理,不端正质量意识,还是靠超低价销售和减员增效,只能是饮鸩止渴而已。
在"2015博鳌论坛"民营公司家圆桌会议上,有的公司家明言:"现在民营公司减轻了好多负担,少陪人吃饭,少陪人洗澡,少收红包了,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,他们不干活了"。
在这次圆桌会议上,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、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一再告诫公司,在这种新形势下,公司要靠自己,要彻底断了靠权力拉近乎、获得超额利润的念头,并一再提醒:这是一个大观念。
&苍产蝉辫;然而,有些屡治不改、以身试法的不法公司依然我行我素、扰乱市场,搅得周天寒彻,使整个电缆行业深受其害,难道不应该把他们押上"监督台"、列入"黑名单"吗?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