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网站消息,近期,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电线电缆等产物质量专项监督抽查。本次电线电缆产物抽检124批次,合格95批次(含15家生产公司共18批次电线电缆),不合格29批次(含1家生产公司1批次电线电缆),不合格发现率为23.39%。
	 
 
	依据GB/T 5023.3-2008《额定电压450/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3部分: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》、GB/T 5013.4-2008 《额定电压450/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四部分:软线和软电缆》、GB/T5023.5-2008《额定电压450/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5部分:软电缆(软线)》等相关国家标准和公司标准,主要对产物标志、结构尺寸、导体电阻、绝缘护套机械性能、护套失重试验、曲挠试验、单根垂直试验等项目指标进行了检验,所抽检产物共124批次,合格95批次,不合格29批次,不合格项目主要有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、标志连续性、导体电阻(20℃)、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、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、护套平均厚度、绝缘平均厚度、绝缘最薄点厚度、绝缘老化后断裂伸长率、绝缘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、绝缘热延伸试验、护套热延伸试验、机械强度、曲挠试验。
  品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结构尺寸、标志标识、导体电阻及热延伸性能四方面。
  结构尺寸不合格主要源于原材料质量缺陷与生产工艺控制不足。部分公司使用劣质电缆料或再生料,导致挤出过程中绝缘层、护套层厚度不均或偏心,同时设备老化、温控系统精度低及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进一步加剧了尺寸偏差。此外,偷工减料现象普遍,公司通过减少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,直接导致厚度或编织密度不达标。
  标志标识不合格多与生产管理疏漏相关。工艺设备缺陷(如模具配置不当、牵引速度不稳)导致标志间距超差或印刷偏移;部分公司技术标准执行不到位,未按线缆类型区分标志间距要求;劣质油墨易褪色脱落,影响耐擦性;更有公司故意省略厂家、规格等关键信息以逃避监管。
  导体电阻超标的核心原因是材料与工艺缺陷。公司为降低成本采用杂质含量高的再生铜或劣质铝材,显著降低导电性能;导体绞合工艺粗糙、模具精度不足或牵引力不稳定,导致实际截面积小于标称值,形成电阻局部异常。该问题直接加剧线路损耗,引发绝缘老化甚至火灾风险。
  热延伸性能不合格则与交联工艺失控密切相关。部分公司以普通聚乙烯替代交联聚乙烯(XLPE),或使用再生料比例过高的非标电缆料,导致交联密度不足。交联剂配方错误(如掺杂单/双官能团试剂)及储存不当(受潮失效)进一步降低交联效率。工艺参数偏差(温度、时间不足)及挤出冷却环节缺陷(水温过高、冷却槽过短)使材料分子链未充分交联,冷却后无法形成稳定结构,最终导致热延伸率超标。





 
            

